(攝影:何盛宇)
每一座寺院,承載著每一方水土的文脈。位于洞庭湖腹地的景星寺,古有“七仙洞”,亦稱重華洞、娥皇女英洞,為舜文化遺存,可追先人在洞庭之野、奏鈞天廣樂之盛跡。
史乘記載,景星寺“創于漢,修于唐”(清嘉慶《沅江縣志》卷二十九˙藝文志),為洞庭湖區最早的佛寺。唐貞觀八年(634),荊州路總管府總管尉遲恭(尉遲敬德)奉敕令重修,從此聲名大振,唐詩人李群玉、王融等曾留詩歌詠。
南宋紹興五年(1135),一代名將岳飛奉旨進軍洞庭湖平定楊幺義軍,于景星寺右墻題有“還我河山”四字(又傳題“福祿壽喜”四字)。
明代,心學大師王陽明經沅江去往貴州龍場,曾小憩于景星寺,留詩《晚泊沅江》歌詠古跡“七仙洞”。
清嘉慶年間,一代重臣陶澍游歷寺院并賦詩;咸豐、同治年間,寺院因戰亂而毀損;晚清民國年間,近代高僧、南社詩人海印禪師住持寺院將其修復。
二十世紀以來,景星寺受到共產黨人的高度重視。早在1917年7月,毛澤東就與海印禪師有過親密交往;1921年4月間,景星寺曾熱情接待過毛澤東的到訪;1949年8月28日,以李哲、侯鴻業為代表的南下黨政干部,準備全面和平接管沅江時,到達沅江的第一站,就住宿在景星寺。
景星寺原址后由黨政機關使用,至1970年冬,原主體建筑拆除。1996年,經沅江市人民政府批準,景星寺選址在距離原址約300米的鐘家咀重建。
景星寺現址在慶云山西北麓、瓊湖東北岸,環境幽雅、清凈,寺前與湖心路相通,寺后與慶云山路相連,“入則獨成凈所,出則滿目繁華”。
2007年,沅江籍高僧大愿大和尚為回報家鄉,重修景星寺及瓊湖公園相關公益設施。經十余年建設,目前整個寺院(含瓊湖公園)占地面積共150余畝,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,牌坊、山門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等巍峨、莊嚴,為省級宗教活動場所。
而瓊湖公園,與景星寺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以海印文化廣場、桐林閣等優秀傳統文化設施為公園主體,成為洞庭湖一處地標式的水鄉景致。
亙古吉祥的洞天庭府,得景星、慶云之嘉名,伴瓊湖碧水長流古今。